惱人貸喜人成績后存隱憂:放貸利率偏高壞賬率升高
    在紐交所上市的惱人貸為投資者了解網貸平臺運營機密留下了一道口兒。日前,惱人貸公布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財報顯示,二季度惱人貸凈營收7.34億元,同比增長140%;凈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226%。然而在成績飄紅的背后,放貸利率偏高、壞賬率升高級問題仍存在。
    從壞賬率來看,截至二季度末,2015年促進的A、B、C、D乞貸的壞賬率分別為4.5%、 4.5%、5.7%和4.2%,有關于2016年一季度的3.4%、2.9%、3.2%和2.5%,分別上升1.1.%、1.6%、2.5%和1.7%。據了解,惱人貸將乞貸人分為A、B、C、D四個品級,不一樣的信譽評級賦予不一樣的利息和交易費標準。
    關于惱人貸的壞賬率,大部分分析師以為這樣的壞賬率水平在行業中其實不算高,然而也存在將來壞賬率爬升的風險。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很多P2P龍頭的不良率基本處于8%以上的水平,行業平均不良率水平還會更高。所以簡單對比,惱人貸的不良率水平確定屬于行業佼佼者了。易觀高級分析師李子川也表示,即便是某些商業銀行,在支行層面的小微貸款業務,壞賬率在4%以上也很罕見,惱人貸平臺上壞賬水平在可蒙受范圍內,與網貸行業真實水平對比估計還是處于中等偏下地位。
    可是,薛洪言也指出,惱人貸的不良率數據口徑是2015年新產生貸款的壞賬率,而惱人貸的平均貸款刻日約為三年左右,2015年新產生貸款還沒有到風險集中裸露期,不良率水平自然較低,事實上,與一季度對比,二季度不良率已經出現了較洪水平的上升,跟隨時間的推移,風險事件陸續裸露,不良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惱人貸也存在貸款利率太高的問題。詳細來看,A、B、C、D四個品級對應的交易費分別為5.6%、18.5%、26.4%、28.2%,乞貸人貸款的年利率則為16.9%、27.4%、33.5%、39.5%。據此測算,惱人貸超八成的貸款放貸利率為39.5%。而值得留意的是,依據法律規定,假貸兩邊商定的利率超出年利率36%,超出部分的利息商定無效。
    關于惱人貸的乞貸利率水平,薛洪言表示,惱人貸定位于個人信貸業務,這一利率水平在行業內應當處于中游,其實不算夸大。行業中很多小平臺利息按日計取,普通在0.1%-0.2%之間,等額本息法下年化利率高達70%以上,即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行業龍頭,年化利率也多在18%以上。
    李子川則表示,惱人貸的產品構造籠罩的乞貸用戶群體普遍,不一樣風險品級需求進行不一樣的資金定價,畢竟業務發展不能夠只靠提升門檻吸引優良用戶來完成,收益籠罩風險是金融服務類企業經營的一項很重要的原則,八成交易金額的綜合本錢達到39.5%,盡管與行業平均水平相差不多,但比例有些偏高,信任這也將是惱人貸將來經營上需求重點沖破的問題。(記者 崔啟斌 劉雙霞)
相關閱讀
